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
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第五十卷第3期
文˙陳群芳 圖˙莊坤儒

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賽前,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。忐忑不安的網友向「東港鎮海宮線上靈籤」網站尋求神明的看法,抽中一支帶有「苦盡甘來」意涵的籤詩,並上網分享,大大鼓舞了球迷士氣。後來台灣隊果真奪冠,為台灣的求籤風俗更添一抹神奇色彩。究竟,萬事皆求的台灣人都向神明求些什麼?籤詩又是如何為民眾帶來智慧與安慰?
根據文獻記載,華人的求籤民俗約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時期,屬於占卜的一種。除了台灣,在日本、香港、澳門等地也都有類似的習俗。「因為人們對未知的未來都有一種想要探視或是窺視的渴望,」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舉例,你不知道自己要做哪一行?轉行到底好不好?當人們無助時,便會想尋求神明的指示。舉凡事業、學業、健康、婚姻、購屋、訴訟等,所有想的到、想不到的,只要心中有煩惱,民眾都能透過拜拜求籤,從籤詩上的文字獲得神明開示。

籤詩是神明的溫柔囑語
林茂賢表示,各廟宇的求籤流程大同小異,大致上都是先進廟點香拜拜,向神明報上自己的姓名、住址,並稟告自己想詢問的詳細事由,在得到神明允諾後才可抽籤。求籤時以一事求一籤為原則,否則一次問神明太多事,祂也不知要回應哪一件。
那要如何得知神明是否允許呢?就得透過擲筊來與祂溝通了。筊杯是兩片外觀呈半月形、一面凸起一面平坦的木片,民眾擲出筊杯,若落地時一片凸面、一片平面稱之為「聖筊」,表示神明允准、同意;若兩片皆凸面則是「陰筊」,代表否定、不同意;若兩片都平面朝上,稱為「笑筊」,表示神明尚未決定,或是笑而不答,可能是說明的資訊不夠清楚,需要再說一次,亦可解讀為NG重來的意思。
當得到神明同意抽籤後,再從籤筒裡抽取籤枝。每間廟宇的籤筒不太一樣,小籤筒可以捧起來向前搖晃,最凸出的那支或是掉出來的那一支,就是神明要賜予的籤;若是立地的大籤筒,則可以用手抓起全部籤枝像是洗牌一般,然後放下,以最凸起的那支為是。抽起的這支籤,需向神明再次確認,以擲筊得知神明旨意。至於是擲一個聖筊即可,還是要連擲出三個聖筊才算數,則是按各廟的規定。
得到神明應允後,便可依照籤條上的數字,到擺放籤詩的木櫃抽屜,抽取相應的籤詩。若仔細觀察不同廟宇的籤詩,會發現各有其系統,例如100首、60甲子籤、28首等,至於要使用哪個系統,則是廟方請示神明後決定。林茂賢指出,籤詩內容通常有兩種,第一種是故事戲齣(台語戲碼之意),比如「文王拉車」、「陳三五娘」、「三顧茅廬」等,透過歷史故事或傳說來表達,第二種則是詩句。就算不懂故事的內容,籤詩上會寫明各種求問的相應解說,例如,財必獲、訟得理、婚可成……,同一個故事可以應用解釋在不同的情況。
以去(2024)年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賽前夕,網友抽中的60甲子籤第11籤為例,籤詩寫著:「靈雞漸漸見分明,凡事且看子丑寅,雲開月出照天下,郎君即便見太平。」依據籤詩上的解說,這首詩是苦盡甘來之兆,若是問功名,表示十年寒窗,有出頭的日子。結果台灣果然在冠軍賽獲勝,印證了籤詩所示,讓人直呼不可思議!


台灣社會的心靈治療
不論是擲筊或求籤,林茂賢認為,人們會來向神明求問,一定是遇到抉擇、挫折,因為無助,所以想尋求神明的支持。或許有人會認為,把自己的前途交由一張籤紙來決定,未免太冒險,但事實上,人們求神問卜前,心中其實已有了決定,所以會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去解釋神諭。「籤詩的內容最後都會鼓勵你,不會說『你死定了』、『你不會成功』這種話。」因為求籤得到正面肯定的回應,會讓人對自己更有信心,對未來有希望,「這其實就是台灣社會的一種心靈治療。」林茂賢說。
那如果抽到大凶、下下籤該怎麼辦?林茂賢笑說,那也沒有關係,即使求到了下下籤,人們也會祈求神明保佑、幫忙化解難關,並提醒自己凡事行事小心。
近年,每逢農曆春節,許多廟宇還會抽出所謂的「國運籤」。林茂賢解釋,廟宇是地方的信仰中心,傳統年俗中,地方宮廟會替信仰圈抽「公籤」來預測運勢,且還不只抽一支,而是替地方的農事、漁牧、生意、人丁等都抽一支籤,並張貼在廟外,提點地方民眾來年在各方面需要留意之處。原本效力只僅於信仰圈的公籤,在當代則被渲染成國運籤,究竟是否具代表性?林茂賢持保留態度。


跨越時空的七王爺線上求籤
隨著時代發展,地方宮廟也與時俱進。為了服務更多民眾,有些宮廟還提供了線上求籤服務,其中最為人熟知的,當屬鎮海宮線上靈籤。
位於屏東東港的鎮海宮,主神是蘇府七代巡,又稱七王爺。鎮海宮委員蔡志聰說起線上求籤的因緣,約是民國90年,當時的主委洪全瑞力求廟務經營的突破,嘗試讓鎮海宮數位化,於是找來專長網頁設計的女婿王俊文為鎮海宮架設網站,還提供線上求籤服務。而這所有數位化的過程,包含網站設計、服務項目等,都得向七王爺請示,獲得神明應許才可進行。
點進鎮海宮線上靈籤的網頁,上頭清楚說明求籤的流程,首先,誠心稟報姓名、地址、詢問事由,再點擊畫面上的籤筒求籤,跳出籤號後,再點擊筊杯進行擲筊,得到允杯後便會跳出籤詩和解說。蔡志聰表示,雖然籤詩的字很多,但求籤者在讀籤時,或許會領悟到某些字句,這種無形的感應只有當事人能體會,這就是神明跟信徒溝通的方式。
不受時間、空間的限制,線上求籤24小時全天候服務,分擔人們各種煩惱。鎮海宮還推出線上求籤英文版及app,讓求籤變得更即時、易親近,許多網友到鎮海宮臉書留言分享,感謝七王爺的陪伴,指點迷津,就像是身旁有位睿智的鄰家長輩。現任主委洪新旗表示,宮裡偶爾會遇到參拜的民眾,說自己先前在國外遇到困難時,經由線上求籤得到七王爺的幫助,所以特地回來廟裡拜拜答謝,為鎮海宮帶來更多的香火。


廟裡求籤的儀式感
縱使越來越多的廟宇都提供了線上求籤的服務,如東港東隆宮、北港朝天宮、鹿港天后宮、台北霞海城隍廟等。但,走進廟裡面對神明,點了香向神明稟報的過程,仍是多數人心中無可取代的儀式感。
實體求籤也有眉角,蔡志聰分享,有時候怎麼擲都擲不出聖筊,神明就是沒有允籤,這時可能就要換個問法,問問看祂是不是還需要時間確認,可否等個一刻鐘或是幾天後再來求,玄妙的是,這樣換個問法還真立刻得到了聖筊。洪新旗進一步解釋,鎮海宮的前身是匯集三個聚落神祇的「共合堂」,加上還有因為迎王祭典而與鎮海宮結緣的千歲,所以宮裡供奉的神明眾多。
他分享,七王爺作為主神,宮裡的其他神明就好比是祂的幕僚,所以詢問廟務公事時,為求慎重,廟方會先確認七王爺是否坐鎮,畢竟有些問題,並非當值王爺能夠作主的,「倘若七王爺當值,這樣後頭的擲筊、求籤就會格外順利。」
縱使當今社會心理諮商、生命線服務普及,林茂賢分享,老一輩的婆婆媽媽心裡有苦要對誰說?她可能不會找張老師,也不會撥打生命線,但她會跟神明說,講一講心裡就舒坦,這便是宗教信仰帶來的心靈撫慰。正如林茂賢所說,每一個時代都有徬徨無助的心靈,他們需要透過神諭來強化信心。不論是線上或線下,求籤習俗在民眾心中的份量依舊,神明給的籤詩,是台灣人生活中一種無形的溫柔陪伴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