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113年11月6日
文˙鄧慧純 圖˙林格立
農曆七月中旬,我們造訪彰化市民族路上的春秋美術社,騎樓掛滿了圖樣各異的竹篾手工燈籠,道教故事中的溫、康、馬、趙四大元帥,風雨雷電四大神聖等人物躍上燈籠,一尊尊栩栩如生,或乘坐騎,或腳踩騰雲,構圖細緻繁複,每一幅都是功夫畫。春秋美術社創辦人唐秋水說:「你們這趟很幸運,這是台中大甲媽祖的『注文』(「預定」之意,日文用法,被台語借用)。今年是龍年,歲末要作醮,地方要大熱鬧,36年才一次,這36顆燈籠,每一顆的圖樣都很特殊,平常看不到的。」
燈籠傳統用途為照明。古時候用蠟燭採光,以燈籠為罩,保護燭火不被風吹熄。後來,燈罩成了創作的畫布,藝術性大幅提升。到了近代,發明了電燈,方便便宜的塑膠製品取代傳統竹編的燈籠,但一盞盞手工精緻的竹篾燈籠仍高掛在宮廟內,昭示著一項技藝曾經的輝煌。
古老的技藝
《台灣光華》團隊來到中台灣的彰化,古言:一府二鹿三艋舺,至今鹿港、彰化仍保留許多古老行業;只是,手工竹篾燈籠這行業能夠維持到現在真的不簡單,唐秋水說:「因為台灣是個宗教自由的國家」,每年民間的宗教祭儀、遶境等活動,仍需要燈籠作為領路的指標,在陣頭、儀式中,燈籠極富象徵的意涵。
今日,手工竹篾燈籠的主要客戶還是以宮廟為主,我們造訪時的農曆七月是小月,「旺季就是過年後,一年開始,各地的宮廟要去刈香、進香,就一定用到燈。」像每年媽祖遶境時,唐氏父子都要加班繪製隨香燈,是香客們戴在身上最有人情味的護身符。
昔日燈籠的製作,編製燈胚和畫燈籠題字是分家的。從小極富藝術天分的唐秋水,和父親一起創立了春秋美術社。曾經父親負責編製燈籠,他則在燈籠上揮灑彩筆。家族第三代唐嘉興自小受薰陶,也寫得一手好字畫。十多年前,他辭去教職回故鄉接家業,面臨編製燈胚的老師傅逐一凋零,「以前竹子是重要的材料,廟埕掛的一整排燈都是竹子編的,所以編燈胚子的婆婆們都很忙,被追著交貨;但自從塑膠出現之後,竹子就被取代了。現在變成我們自己要會這項技藝,不然就斷貨了。」
習得一身編功的唐嘉興回憶,小時候還有記憶爺爺編燈籠的畫面,雖然父親還依稀知道工序,但沒有很完整,他除了自己摸索,還再找老師傅討教,才把竹編的功夫學起來。日前,父子倆合力完成的高300公分、直徑192.5公分的大燈籠,就是唐嘉興一個人編起來的。
一顆燈籠的誕生
「製作竹篾燈籠是從一根竹子開始的。」在自家騎樓,唐嘉興一邊解釋,一邊示範劈竹。材料是成長三年的桂竹,一把柴刀將圓筒狀的竹子一分二,二分四,四分八,依據製作的尺寸切分成所需的寬度,再削去竹肉,只取外面的竹青,「也就是竹篾,竹青的彈性比較好,也比較堅固。」這道工序不能用機器取代,唐秋水解釋,竹子是天然纖維有結,手工才能順著節理處理;機器制式的剖切,容易讓竹子在編織時斷裂。
竹篾燈籠居然不需要任何一根釘子或者其他黏著劑來固定,唐嘉興拿起編到一半的樣品,「編就是經緯交叉重疊一直重複做,靠著相互咬住的地方,就可以固定,概念就這樣。」遇到竹片不夠長時,只需再插接一片竹篾,就能繼續作業。
唐嘉興一邊解釋竹子使用的數量較少,其經緯交織的「目」就會變大,造形塑不起來,數量太多,透光性不好,辛苦彩繪的圖樣就透不出來。
燈籠骨架成型之後,接下來是「裱布」(台語稱「繃布」),把紗布黏附在骨架外,塗上一層薄薄的漿,「用意在把布的毛細孔填起來,才能上色、寫字。」這也是與元宵節的花燈最不同之處,「花燈是有造型的,我們這個其實沒什麼造型,主要是彩繪,重點也是在彩繪。」唐秋水強調。
手繪藝術的極致
「燈籠上的圖樣是買家決定的,我們是客隨主便。」唐秋水說。只要買家說得出口,他有自信就能畫得出來。一顆燈籠可繪製的位置分為天地、前後、左右。天地會以花草或是八卦符號裝飾;左右兩側通常會寫上如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等吉祥字句;前後則是主題,畫神明、人物、祥獸等,或者寫上宮廟的名字,畫工的細緻程度決定價位。
唐秋水父子的竹篾燈籠作品遍及全台,台北艋舺龍山寺裡就掛著六顆各200公分高的竹篾燈籠,淡水滬尾龍山寺掛著他畫的觀音佛祖與四大天王,彰化市關帝廟、南瑤宮等多家宮廟,都掛有唐秋水父子的作品。目前最大的燈籠是懸掛在彰化市福山里的玉皇宮,繪上能觀天下事的三眼王天君和善使鐵鞭的趙元帥,是目前全國最大竹篾燈籠。但他父子倆有個願望,希望能編一顆燈籠來創金氏世界紀錄,但也不只是為了破紀錄而製作,他們更希望能夠如日本淺草的雷門燈籠一般,成為台灣重要的地標,展示在重要景點,讓大家親睹手工竹篾燈籠的工藝。
問唐秋水畫過特別有記憶點的燈籠,他指了客人注文掛在天花板上兩顆以「哪吒鬧東海」為主題的燈籠,哪吒手持混天綾打水,翻湧了海浪,驚擾了蝦兵蟹將,龍宮三太子也出馬,生動地畫出當時還是小屁孩的哪吒大鬧東海的情景,「這是故事畫,有劇情」,當年他彩繪此主題的燈籠,並因此獲得第25屆「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」民俗工藝獎項殊榮。
燈籠的寄寓
專研台灣各地民俗祭儀、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說明:「燈籠最初的功能單純就是照明用,後來在文化層面加入了祈福的功能。」像遶境進香的隊伍,前導處一定有「頭燈」,頭燈原為照明用,後來成為「領隊」的象徵,大家跟著頭燈走。
中元節,宮廟裡舉辦普度,一定會豎起燈篙,「在竹子上面吊一顆燈,叫做燈篙,是招引路上的孤魂野鬼之用。」他又補充,農曆七月中元節在基隆要放水燈,「那是招引水中的老大公、好兄弟上岸來接受我們的普度。」林茂賢生動的比喻,這些好兄弟沒有伊媚兒(email),也沒有加入我們的Line群,我們怎麼通知祂們?「路上的孤魂野鬼用燈篙,水裡的孤魂野鬼我們用放水燈的方式,通知祂們上岸來接受普度。」燈籠就像是一個溝通的媒介,交流著人與另一個世界的信息。
在傳統的庄頭,常常會看到道路上掛了整排的燈,那代表附近一定有間廟,「那是祭祀圈的概念,表示這個區域是建醮的範圍。」林茂賢解釋。
建醮是台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,意義在為地方及信眾祈福、禳災,以及超度境內無主孤魂。這數年才一回的科儀祭典,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重要活動,需有地方人士出來總理事務,也就是當年度的爐主,選拔的方式多是在神明前擲筊決定。爐主產生後,通常由廟方或者上一屆爐主製作一對爐主燈給新任的爐主,上頭會寫上爐主宗親的姓氏,如今年基隆的中元祭爐主就是張廖簡。還有做成四方形的職務燈,也是同樣用途。
「燈」在傳統裡與生命有緊密連結,林茂賢說起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諸葛孔明以光明燈續命,「燈在人在,燈滅人亡」的寓意。在寺廟裡一定會有「斗燈」,一個木製的盒子,裡頭裝了各有意寓的物品。涼傘代表天圓,方盒代表地方。七星劍代表北方,尺是拿來量長度的,龍的身體很長,因此意指東青龍。秤桿上一格格的尺度看來像是老虎的尾巴,用來指涉西白虎。剪刀張開時的型態如鳥嘴,用來代表南朱雀。剪刀跟秤錘是金屬,燈座是木頭,裡面還會有蠟燭,代表火,放白米,因為米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。「所以斗燈就是一個宇宙的概念,裡面有天地,有東西南北四方位,並富含五行的思想。斗燈通常是一個族群一座,代表這一個族群的生命源泉。」
以此衍生,每年年初到寺廟裡點一盞個人的光明燈,祈願一年的平安。「還有排燈,把很多燈籠結成一排,也是同樣的意思,代表一個族群的前途光明。」林茂賢說,「彰化花壇有超過百年的迎排燈活動,在北港也有,媽祖遶境的時候,每個隊伍的前面一定是一排燈,都代表這個族群人丁興旺。」
燈籠:祈福求丁的諧音梗
燈籠在華人生命禮俗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;特別是華人喜歡用諧音來祈福祝願。林茂賢說起,昔日農業社會需求勞動力,有多子多孫的概念。燈籠在台語發音,「燈」與「丁」同音,而衍生有「添丁」之意。婚禮的時候會準備子孫燈,訂婚12禮其中一項是「燈芯」,也是寄望婚後能夠早生貴子。婚後,如果新娘一直沒有懷孕,娘家在元宵節這一天送一個燈到新娘的房間,「送燈」等於「送丁」、「添丁」。
林茂賢再說明,喪葬禮俗在家門口會吊一個姓氏的燈,也是希望這個姓氏能夠人丁興旺。唐秋水告訴我們,在鹿港有個古例,昔日送葬的隊伍,領頭的燈是白色的,入葬後返回時,白燈在山頭燒掉,換一對紅燈回程,這是在地人說的「白出紅入」,儘管今日已經少見了,仍可見在地的習俗特色。
彰化還有陪墓燈,每逢清明掃墓時節,陪墓燈就會出場,裡面要插上蠟燭點亮,向祖先報告家裡有嫁娶或者生小孩等重要事情,財丁兩旺,是台灣人的期盼。
放眼周遭國度,在日本東北地區有青森的「睡魔祭」(ねぶた祭)、「秋田竿燈祭」,東南亞地區有水燈節,「燈呀、火呀,在各族群的文化概念裡面,都代表著光明,火本身具有潔淨的意思,把不好的東西全部都焚化。」林茂賢總結地說。從一只燈籠,我們一窺了一個文化的「藝術」與「寄寓」。
以上全文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第四九卷第10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