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113年9月4日
文˙李雨莘 圖˙林格立

 

台灣的時代,他們的故事:外籍漫畫家筆下的「台灣」
台灣的時代,他們的故事:外籍漫畫家筆下的「台灣」


台灣出版風氣的自由與蓬勃,不僅為漫畫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,近年也吸引許多外國漫畫家選擇來台出版作品,甚或打造異國視角的「台灣」故事。


出生於美國底特律的漫畫家柯睿祺(Mark Crilley),25年職業生涯獲獎無數,近年推出的《Mastering Manga》繪畫技法系列叢書,被翻譯為八國語言於全球發行。採訪時,他對中文版能在台灣發行感到榮幸,並「交叉手指」表示,希望藉著這份好運氣,讓台灣讀者閱讀到漫畫《迷蹤台灣》(Lost in Taiwan)中文版。

 

柯睿祺《迷蹤台灣》(柯睿祺提供)
柯睿祺《迷蹤台灣》(柯睿祺提供)


跟著Paul探索台灣

《迷蹤台灣》故事描述來到台灣,卻對探索異地絲毫不感興趣的Z世代美國少年Paul,為買遊戲機踏出表哥Theo的公寓,途中手機卻因故壞損。沒有工具、朋友的他,迷失在陌生國度裡,直至遇到台灣女孩Peijing和她的表哥Wallace。


兩人慷慨地伸出援手,助他找尋回家路,同時Paul也親身體驗到台灣文化、宗教和美食,讓他重新認識這塊土地,也為他的人生帶來重大變化。


透過第三人稱視角,讀者隨Paul在未知城市展開冒險旅程,一同探索許多台灣地景。晨,店家拉起鐵門發出金屬聲響,與汽機車在街上穿梭時引擎聲嗡嗡噠噠,揭開一天的序幕;午,來到靜謐鄉村,享用Peijing爺爺泡出的一杯回甘茶湯,還有奶奶端上的切片楊桃;暮,在人聲鼎沸的夜市,吃著冒出騰騰熱氣的章魚腳等夜市美食,與主角三人共同歡笑。


柯睿祺表示,這是他第一次將故事進程設定在一天內,「對我來說那是個有趣的閱讀體驗。」使讀者每翻一頁,就能感受到太陽在天空中更低一點,「彷彿你和Paul同樣置身在如此魔幻的一天,這樣獨特的台灣體驗,讓他逐漸愛上台灣,就像我那時一樣。」

 

鐵罐上的「樂」,為故事主角Paul的台灣行下了完美註解。(柯睿祺提供)
鐵罐上的「樂」,為故事主角Paul的台灣行下了完美註解。(柯睿祺提供)

 

柯睿祺肖像畫。(柯睿祺提供)
柯睿祺肖像畫。(柯睿祺提供)


「台灣有點被世界忽視了」

原來,成為漫畫家前,甫從大學畢業的柯睿祺曾在朋友鼓勵下,來到台灣教書。他說,第一次來到台灣,他便對夜裡七彩的霓虹燈,以及他無法輕易識別的中文字招牌深深著迷。


讓30年後的他至今留有深刻印象的,還有親切、熱情的台灣人。不論是參加學生家裡舉辦的水餃派對,或是在公車因攀談結識的好友,說起當時回憶的他,臉上始終掛著笑容。


「我感覺台灣有點被世界忽視了。」也因此柯睿祺希望藉由《迷蹤台灣》讓外國讀者能更了解台灣,進而選擇來台旅遊或生活;對於台灣讀者,他也透過致謝詞,向台灣表達他的讚許:「致世界上最善良、最慷慨的人民之一──台灣人民。」


但他也坦言,相對過往充滿戲劇張力的作品,《迷蹤台灣》故事線平穩,讓柯睿祺創作時數度擔心讀者是否會感到無趣,但他的編輯Andrea Colvin告訴他:「別擔心,讓故事保持真實,讓它流露出你真正的經歷。」


在與台灣人相處時,感受到切實的溫暖,讓他決定寫一本「情書」給台灣;因為迷路,讓Paul遇到親切的Peijing和Wallace,「最後Paul擁有了真正的快樂。」說著這席話的柯睿祺,也露出了微笑。

 

 

除了漫畫,盧卡斯近年也與Taiwan Plus合作,以民生社區為背景,繪製出台味十足的賀歲動畫短片。
除了漫畫,盧卡斯近年也與Taiwan Plus合作,以民生社區為背景,繪製出台味十足的賀歲動畫短片。


美麗新世界裡的藝術夢

來自巴西薩爾瓦多的盧卡斯(Lucas Paixão),2023年發表的短篇漫畫《性星冒險記》,以令人臉紅心跳的成人故事,包裹他對性別、職涯等議題的觀點。例如〈畢卡索強迫症〉中,主角畢卡索的焦慮,即反映巴西社會對藝術家一職的刻板印象:「當藝術家會餓死。」


此印象,同樣深深困擾著盧卡斯,讓大學就讀平面設計系的他,始終苦惱著未來。此時對人生的迷茫,與幼時因喜愛女子天團S.H.E而產生對台灣的嚮往,最終讓他決定飛越半個地球來到台灣,攻讀美術系研究所。


本著對中文、台灣文化的喜好,盧卡斯可說是幾乎無痛適應台灣生活,但找尋他心目中的藝術卻沒有那般順遂,「每次要創作的時候,都會有一種腦袋要燒起來的感覺。」盧卡斯說。


而最終解開關卡的那把鑰匙,是2015年的台灣同人誌販售會(CWT)。盧卡斯回憶當時的情景:「我發現台灣很多人在畫漫畫,這也是我小時候的夢想,所以我決定也來畫。」翌年,盧卡斯以Xiao Lu為筆名,投稿第四屆東立原創大賽,作品〈魔筆〉獲少女漫畫組銅獎;同年於網路平台Comico展開連載的《檳榔美少女》,收穫許多讀者好評。


漫畫,解開他的苦惱,也激發出畢業製作《人體敘事與漫畫多元性》,該作品以胴體為載體,用畫筆勾勒專屬於模特兒的故事,為漫畫開創藝術新風貌。盧卡斯透露,此創作的構想,源自於《檳榔美少女》首次在網路平台與讀者見面的條漫形式。

 

〈橘子男孩〉(©盧卡斯/大辣出版)
〈橘子男孩〉(©盧卡斯/大辣出版)


因為真實,所以多元

《檳榔美少女》的故事,描述被譽為明日之星的巴西足球員盧修.桑托斯,因錯失與至親的最後一面,心灰意冷地來到台灣療傷,意外遇見以賣檳榔維生的台灣女孩包小葉,展開一段異國愛情故事。


在地台式對白、日漫必備誇張顏藝(日文用語,指面部表情誇張扭曲),與盧卡斯細膩且色彩飽滿的畫風,使《檳榔美少女》讀來像是品嚐一道無國界料理(fusion cuisine)。而這道揉捻地區與文化所誕生的佳餚主角,是檳榔西施。


因為電影《幫幫我愛神》,讓小盧卡斯對檳榔西施留下深刻印象,但直至來台,他才感受到這個外型獨特的職業,原來在台灣社會裡是風格格外「與眾不同」的存在。


但從朋友、媒體等管道獲取更多資訊後,盧卡斯反而堅定此構想,甚至還和朋友實地來到當時住處附近的檳榔攤,打算來場「職人對談」。


「那位檳榔西施當時很兇地要趕我們走。」個性害羞的盧卡斯,雖然因此再也不敢踏入店裡,但也非徒勞無功,「這個保護自己的個性,後來被我作為女主角設定的參考之一。」


脾氣火爆、好惡分明的女主角包小葉,其實是個心思細膩、心腸柔軟的女孩,獨立自主的個性,更是作為一家經濟支柱的不得不。綜觀《檳榔美少女》角色,可看出盧卡斯對於人觀察的細緻之處,或許是與其出身巴西的多元社會有關,亦或是其景仰的日本創作團隊CLAMP所帶給他的影響,使得故事中的每個角色形象立體,跳脫二元化設定,即使是反派角色,在故事裡也有傳遞社會另一聲音的意涵。


另外,他融匯在巴西、台灣的生活經驗和文化,在劇情中加入阿茲海默症患者與照護者、跨性別族群,還有異國文化衝突等元素,使故事讀來不僅有歡笑,也有感動的淚水。


「我發現台灣社會,對於跨性別、LGBTQ+族群的態度很進步。」盧卡斯以在台北藝術大學求學時經驗為例,校園中有位當時經歷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女性,從未有人對她發出歧視、不禮貌的評論。


安全、自由且便利,是讓盧卡斯決定長居台灣的原因;對於台灣漫畫產業的前景,他也有類似感受,「我知道文化部、整個市場都有在試著去推,所以有安心的感覺。」

 

柳廣成《被消失的香港》(©2020 柳廣成/蓋亞文化)
柳廣成《被消失的香港》(©2020 柳廣成/蓋亞文化)

 

談吐間帶著親切笑容的柳廣成,給人與漫畫截然不同的氛圍。
談吐間帶著親切笑容的柳廣成,給人與漫畫截然不同的氛圍。


台灣給了他不同的答案

說起對台灣漫畫的認識,來自香港的漫畫家柳廣成如數家珍,日安焦慮、曾耀慶、61chi和高妍,每位畫風皆是獨特、強烈,他說:「這是我早期對台灣漫畫的認知。」


「風格明顯」一詞,也是外界對柳廣成作品的評價之一。以鉛筆作為主要創作工具的柳廣成,作畫過程中,每次下筆都讓人感受到他的精準與嚴謹,雖僅是一小幅插圖,也讓我們不自覺屏住呼吸,深怕一絲氣息會攪亂作畫步調。


但在採訪中段,說起近三年在台灣的生活,他臉上掛著作畫時沒有的溫和微笑說:「我覺得滿好的,不是為了訪問的答案,是真的滿好的。」


有稜有角的筆鋒與圓融和氣的個性,「反差」成為外界給他的另一標籤。柳廣成認同,但他也表示,日本漫畫家宮崎駿、伊藤潤二等許多創作者,都有類似表現,「因為(創作者)內心世界只能透過創作去呈現,所以自然會表現出不常見的一面。」


創作,時常是內在不為人察覺的「裡人格」表達;而漫畫,是柳廣成幼時的保護傘、與世界溝通的語言,也是他反抗不公義的武器。


2019年8月11日,「爆眼少女事件」震驚全球,讓柳廣成決定開始以畫筆為反送中事件發聲。集結五篇短篇漫畫、32張單幅作品及個人傳記漫畫的《被消失的香港》於2020年出版,填補香港歷史中最重要的一頁。


然,鋒利的畫筆卻未能劃開香港被鎖上的枷鎖,使柳廣成曾一度陷入低潮,他說:「我覺得自己畫完(《被消失的香港》)好像沒有意義。」直到2022年,他與報導者合作《困在隧道的青春》後,才將柳廣成從深淵拉出,「看到案件被跟進、學生困境被關注,使我感覺到(漫畫)是有幫助的。」作為民主國家,台灣給了他不同於香港的答案。


同年,他與作家李昂合作之轉譯作品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漫畫版正式出版。

 

柳廣成兼具剛硬與柔和的鉛筆筆觸,打造出獨樹一格的畫風。
柳廣成兼具剛硬與柔和的鉛筆筆觸,打造出獨樹一格的畫風。

 

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原著李昂、漫畫柳廣成 (©柳廣成/大辣出版)
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原著李昂、漫畫柳廣成 (©柳廣成/大辣出版)


飽滿的線條,細膩的陰影

柳廣成慣用的5B鉛筆,能將瀰漫於香港社會裡的陰鬱與不安,透過深沉、飽滿的黑色線條,震撼讀者的心緒;運用在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之中,也能將主角林麗姿妖嬈的身姿、靈動的神態,與那雙看透世事的靈魂之窗,用柔軟、細膩的筆觸,讓女性於解嚴前後政局中,彷彿變色龍的多變躍於紙上。


平日喜歡在酒吧小酌的柳廣成,在製作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初期曾與酒友談及工作現況,引來出乎他意料的反應,才讓他意識到,原來這部作品25年前曾引起如此多風浪,「但他們開始講細節的時候,我就阻止他們了。」


柳廣成透露,因為李昂在尋找合作畫家時,便直白表示希望由不通曉事件的外國人操刀,「她希望作者能純粹地去看作品本身,去思考作品如何改編。」他直言,那夜如果吸收了那些「鄉野傳聞」,恐怕會影響他演繹作品的空間。


沒有人情包袱和糾紛干擾下的柳廣成,以其調和剛硬和細膩的畫風,呈現了為女性發聲的著名作品轉譯。除宗教及與事實不符部分有調整,多數設定李昂尊重柳廣成與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迸發出的「跨國必然現象」。或許也是因此,創造出林麗姿回憶小學一年級的自己時,穿著連身香港校服的有趣畫面。


另外,柳廣成表示〈北港香爐人人插〉篇中,江明台與史麗麗的世紀婚禮上,各派人馬神情各異齊聚宴席一幕,李昂稱讚他「畫得每個人都沒有太強的特徵,是一個很大的優點。」他想,或許是曾居住於日本、中國和香港的經歷,讓他潛意識地中和了文化的各種想像。「不幫每個角色定性」這份成長背景贈予他的天賦,歪打正著李昂的構想,也讓他靈活地融入台漫環境。


「相對日本、美國,台灣漫畫較難一眼認出。」柳廣成認為這是台灣漫畫的優勢,多元、無刻板印象,帶給創作者和作品自由發展的空間,「而我也算是當中的一個突出口,成為驗證台灣多元豐富的例子之一。」

 

台灣漫畫產業的多元與繽紛,為全球漫畫家打造一片創作新天地。
台灣漫畫產業的多元與繽紛,為全球漫畫家打造一片創作新天地。


以上全文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第四九卷第8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