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112年11月10日
文˙郭美瑜 圖˙林格立

 

90歲的布農族阿嬤全阿春,與青年族人一起採收小米。(郭美瑜攝)
90歲的布農族阿嬤全阿春,與青年族人一起採收小米。(郭美瑜攝)


被喻為「玉山守護者」的布農子民,近年來有許多青年們返鄉、凝聚,透過小米園開啟斷裂許久的傳統小米文化,從一個花盆、一塊花圃擴散,讓族群文化在部落扎根、傳承,生生不息。
玉山之巔,晴空萬里。山腳下台大實驗林的和社苗圃,防鳥網罩著的一小塊田地,長出一串串結實纍纍的金黃色小米穗;春播的小米要收成了!


「這個小米品系叫做『彩虹』(qunivalval)喔!」南投信義鄉望鄉部落主席、久美國小文化教師全慈豪(族名:Nieqo Soqluman)在此舉辦「小米收穫祭」,他向20、30位在場的「拉盟岸」布農青年介紹田間小米品系時,90歲的阿嬤全阿春(族名:Niun Isqaqavut)現身,老少傳承,令大夥兒相當振奮。


或許是許久未見如此豐饒的小米穗,又或許是感受到年輕人追尋小米文化的熱忱,阿嬤始終笑盈盈的。她先對著小米田祝禱,接著眾人下田採收、傳遞及綁縛小米;每株小米飽滿結實,握在手裡有股莫名的感動。


阿嬤隨後持祭器對著田邊堆疊的「小米山」祝禱,完成這場「收穫祭」,祈望小米及小米靈返家後能使家族溫飽。

 

布農族射芋祭,是由男性持弓箭射向芋頭莖部,象徵注入力量,未來能收獲更多芋頭。
布農族射芋祭,是由男性持弓箭射向芋頭莖部,象徵注入力量,未來能收獲更多芋頭。


小米之文化意涵

4,000年前,小米就存在台灣,因抗病蟲害又耐旱、適應力強,且營養價值高於稻、麥等穀物,是原住民族的主要傳統作物,也因此發展出許多與之有關的歲時祭儀。


「小米之於原住民,有著飲食與信仰上的意義。」國立台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海樹兒‧犮剌拉菲(Haisul Palalavi)說,在飲食上小米可說是原住民族的主食,提供溫飽、延續生命,在信仰上,原住民族的泛靈信仰,認為萬物存在某種靈性、靈力,小米靈亦然。因此小米田從開墾、播種、到進倉,各有其相對應的祭儀。


布農族尤甚,歲時祭儀在與小米對話,並為耕種小米發展出刻畫小米農事的祭事板曆,記錄植物生長變化,甚至發展出與小米有關的歌謠,舉世聞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(Pasibutbut,亦即八部合音),就是在小米播種祭之後,祈求農作豐收吟唱之歌;族人相信,天神越喜悅,小米就會豐收。

 

久美國小將小米種植與相關祭儀融入課程,讓學童認識小米文化。(久美國小提供)
久美國小將小米種植與相關祭儀融入課程,讓學童認識小米文化。(久美國小提供)


布農板曆

布農族長期生活在中央山脈的高海拔地區,是台灣原住民族居住海拔最高的民族,又被喻為「玉山的守護者」。因為居住在高山,布農人深知,山、米供給生命所需,更應對小米心懷感恩。根據史料,日治時期的1930至1940年間,南投原鄉地區是台灣小米產量最多的地方。


板曆上刻劃的小米與歲時祭儀,是結合陰曆法與象形文字,從11月開墾拓荒開始,播種、除疏、驅鳥,採收、粟穀進倉、封鋤,各有所屬祭儀,是歲時祭儀最繁複、最嚴謹的一族,也反映其天文曆法知識水平高於其他台灣的原住民族。


信義鄉望美村久美國小族語推動教師、文化工作者洪文和(族名:Tanpilic Balincinan)說,布農族給予小米「情人」般的呵護,他推測是祖先原先居住在惡劣環境的深山舊社,小米可能是當地唯一能夠作為補給生命的主食,因此布農人透過祭儀,在行動上、言語上展現對小米高度的謙卑與敬重,背後隱含的是對小米靈的召喚與豐收的期許。


不過,隨著時代變遷,原住民的小米傳統文化已逐漸式微。海樹兒說,1930年代日治時期推動的「集團移住」政策,影響布農族甚深,族人被迫從舊社遷徙至方便管理之地,以小米為主食的耕種也慢慢地轉變為種植水稻,加上宗教信仰瓦解了小米的歲時祭儀,晚近幾乎少有原住民種植小米。


「我們可以說沒有(族)人大面積種植小米了。」全慈豪說,信義鄉唯獨他的家族,80多年來持續種植五種小米品系,多數族人則早已改種牛蕃茄、四季豆、彩椒等經濟作物。

 

布農族人向天際拋灑小米酒糟,象徵感謝天地靈、人與人和好,開啟新局。
布農族人向天際拋灑小米酒糟,象徵感謝天地靈、人與人和好,開啟新局。

 

久美國小師生們接力將勞作採收的農作送進家屋。
久美國小師生們接力將勞作採收的農作送進家屋。


小米復耕與文化扎根

「不種小米之後,這個板曆就沒有意義了。」久美國小校長田春梅(族名:Savungaz Tanapima)說:「我們覺得一定要種小米,才能了解板曆想傳達的內涵。」


近年文化復振運動興起,原住民族開始從復耕小米,來追尋與小米有關的文化與祭儀。


久美國小是布農與鄒族融合的民族實驗學校,五年前在校園種小米,將歲時祭儀融入課程設計,並連結原住民族禮敬天地、愛護大自然及堅持環境永續的文化內涵,也發展出一系列的主題課程,包括族群的歷史脈絡、認識小米、耕種等,來解鎖板曆密碼。


暑假期間,校方舉行布農族卓社群特有感恩祭,重現小米的傳統祭儀,也驗收學習成果。


祭儀由地方耆老祝禱後揭開序幕,族語老師洪文和引領進行「進倉祭」,學童們魚貫地將小米、玉米、四季豆、木瓜等農作物送進家屋堆放,象徵豐收興旺。接著起火,殺豬、將豬血塗在門楣,象徵將邪惡與疾病阻擋於門外。


然後分組進行工事。女子在家屋裡濾小米酒糟,男子吟唱祈禱小米豐收歌,一邊前進芋田射芋頭;另一頭有人備餐,分切豬肉、烤豬肉、煮小米飯。小米飯是用傳統柴燒方式,加入豬油及水慢慢拌炒,直到小米吸飽水分被攪出糯性口感。


校方也安排眾人拋灑小米酒糟,象徵感謝天、地、萬物之靈,人與人之間和好、開啟新局(或新年)。最後由耆老吟唱古調勸勉、報戰功,分豬肉、眾人同享美食,重溫昔日的共食文化。

 

殺豬是布農族在重要日子不可缺的傳統文化,豬肉分切後分肉、烤肉共食,是實踐分享文化的方式。
殺豬是布農族在重要日子不可缺的傳統文化,豬肉分切後分肉、烤肉共食,是實踐分享文化的方式。


花圃計畫引共鳴

全慈豪則是推動「花圃計畫」,號召布農青年協助國家作物種原中心與台大實驗林和社苗圃,種植2011年由時任台大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從美國迎回學者Wayne Hazen Fogg蒐集來自信義鄉的28種小米品系,包括彩虹小米。他還透過課程,帶領族人認識小米文化與祭儀。


第一年(2022)的花圃計畫種在自家花盆或空地,吸引30多人參加,第二年以「公田制」,在台大實驗林共作彩虹小米,有來自台中及苗栗的2名漢人響應,中秋節時舉行「進倉祭」,並邀長者們品嚐小米粥、分豬肉,重現部落分食、共食文化。


小米回到部落生根之後,人際互動也悄然出現變化。全慈豪觀察,部落的老人家們開始聊起記憶中的小米,關心年輕人種小米,還熱心指導如何耕種,也有年青人的父母特地留一小塊「保留席」種小米。


東埔部落的方士成(Baki Takislinian)原本在外地種香菇,去年返鄉參加花圃計畫,在自家小菜園種小米,以往甚少親近的外公,每天不辭辛勞地徒步20公里來看望小米生長,祖孫還一起分享種植心得。


今年方士成索性借地擴大種植面積,忽略了小鳥與雨水的厲害,「有一半繳鳥稅,有一半繳大自然水氣稅。」


方士成打趣:「不是沒趕鳥,是別處的小鳥都跑到我這裡(小米田)來了。」他也感性地說,慶幸現在就認識小米,「能吃到小米是幸福的事,有信心明年會種得更好。」

 

以柴燒、慢火將小米拌炒出糯性口感,是最原味的吃法。
以柴燒、慢火將小米拌炒出糯性口感,是最原味的吃法。

 

布農族釀小米酒,是為了祭天、感恩,濾出的小米酒糟做為「酒糟拋灑祭」之用。
布農族釀小米酒,是為了祭天、感恩,濾出的小米酒糟做為「酒糟拋灑祭」之用。


氣候與環境變遷的解方

「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不像原住民,或是越來越不像布農族人時,我們在台灣社會的角色是什麼?」面對逐漸流失的小米文化,全慈豪常思索著,如何彰顯布農人在台灣社會的獨特性,這也是花圃計畫的來由。「哪怕只是家中的一個小花盆、一小塊地,只要有種小米,每年能吃到一鍋小米,就成功了!起碼我們保留了它的價值。」


現今,不只南投布農族望鄉部落,屏東魯凱族霧台部落的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巴清雄,回部落傳承小米傳統農耕知識;台東布農族巴喜告部落的國小教師胡榮茂,在校園推廣食農教育及歲時祭儀的重要意義;新竹泰雅族田埔部落文史工作者芭翁.都宓,藉小米找回部落的文化、儀式和語言,深化在地認同。原住民族復耕小米的精神,還吸引阿之寶等民間團體響應,自主推廣、種植小米。


小米可以在乾旱的土地以最少的投入成本長成茁壯,是各國因應氣候變遷、提高糧食自給率,與減少依賴進口穀物的理想解決方案。為此,聯合國糧農組織(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, FAO)宣布2023年為「國際小米年(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, IYM)」,就是希望喚起全球重視小米的潛力。


數千年來,原住民族每年透過選種、播種,發展出屬於各部落的小米品系,這對於全球小米種原多樣性的保種工作彌足珍貴。而今,小米不僅是部落的民族植物,還承載了生活智慧、文化傳承的使命,以及兼具解決環境困境的解方;復耕小米,已是全球的共同目標與行動。

 

全慈豪與台大實驗林合作,在和社苗圃推出小米共作,號召族人響應小米復耕。
全慈豪與台大實驗林合作,在和社苗圃推出小米共作,號召族人響應小米復耕。


以上全文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第四八卷第10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