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111年6月15日


【記者李季芸、張傑茗/新北市報導】全職媽媽陳映伶,帶孩子遊山玩水玩出興趣,搖身一變成為「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護協會」的秘書長,致力於珊瑚復育。她的團隊利用人工方法復育珊瑚,幫助牠成長、茁壯,最後變成珊瑚礁,提供了魚蝦居住的地方。

 

陳映伶秘書長拿起珊瑚展示。攝影/李季芸
陳映伶秘書長拿起珊瑚展示。攝影/李季芸


遊山玩水之餘 能不能為自然做點什麼?

陳映伶是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護協會的秘書長,同時也是在海邊認領九孔池,復育珊瑚的創始者。海洋保育並不是她的本科,陳映伶畢業於文化大學新聞系,出社會後嘗試了記者、電視台、報社、雜誌等等工作,後來轉職成為公關,就這樣抱持著熱情,投身於傳播行業直到小孩出生。由於當時的工作繁忙,她認為無法同時兼顧事業與家庭,便毅然決然辭掉工作,當起全職媽媽。


「回家帶小孩之後,發現我這種忙習慣的人,帶小孩會有點沒成就感」陳映伶說,等小孩進入學校後,她便開始當志工、去學校講故事給小孩們聽、去荒野保護協會、去接觸海洋以及自然的一切,然後進一步帶著她的孩子與朋友的孩子到海邊、山上玩,「不知不覺玩出興趣了!玩得比我小孩還high」,所以她後來一直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和太魯閣國家公園擔任志工。直到某天,她覺得遊山玩水之餘,能不能為自然再多做一點什麼?便在二〇一五年的時候,成立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護協會,並創立「給我一口九孔池」計畫,承租了一口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九孔池做海洋生態的復育。


孕育海底生物的推手「珊瑚大飯店」正式開張

陳映伶說,當初會選擇復育珊瑚,是因為生態系的概念,綠色植物是整個環境裡面很重要的營養來源,它含有的葉綠體可以行光合作用,產生氧氣、水分以及能量,若是沒有了綠色植物,我們都活不下去。大海佔整個地球的百分之七十,那海裡面有沒有類似綠色植物的角色?當然有,其一為海藻,其二為珊瑚。


海藻理所當然擁有葉綠體,而珊瑚是動物,身體裡通常含有「蟲黃藻」的藻類聚落,所以也擁有葉綠體。珊瑚本身是透明的肉體,我們所見五顏六色的珊瑚,便是蟲黃藻的顏色。「老師告訴我們,珊瑚是海中的熱帶森林,那我們為什麼不把牠『種』回來?」陳映伶笑著說,雖然說是用「種」的,但珊瑚是會長大的動物!


珊瑚本身是一個養分製造機,也是一個很棒的棲地。牠會分泌骨骼,待死亡後,骨骼堆積在海中的石頭上面,久而久之就成為了珊瑚礁。珊瑚礁擁有許多空隙,可以讓魚、蝦、蟹類在裡面躲藏、棲息。「我常形容珊瑚礁是大飯店,供吃供住,甚至能讓爸媽在此訓練小孩,具有學校的功能。所以這個大飯店如果完整,海就完整了」。


陳映伶說,這就是她的專業!當年做新聞記者的時候,要把艱澀難懂的事物,翻譯成民眾看得懂的文句;如今的她,便是把海洋保育的事情,用簡單的話語傳達給大家,讓一般民眾可以很輕鬆地接收資訊。


海洋的不確定因素太多 珊瑚復育之路困難重重

海洋的狀態變幻莫測,海浪、水溫、鹽分、污染、日照、人為遊憩等不確定因素,對水下的珊瑚復育活動造成很大的影響,例如:海浪太大會把珊瑚捲走、水溫太低便無法下水種珊瑚。陳映伶說,「給我一口九孔池」計畫起因於她幼稚的想法,當時連最基礎的概念都沒有:「我要如何把珊瑚固定於石頭上?」後來,陳映伶請教其他領域的專家,包括水土保持、工程,甚至是美術領域的專家,一同研發基座,才終於在嘗試了二十種方式後找出了成功的手法。


目前種珊瑚的主要方式有兩種:第一,自行製作水泥基座,用塑鋼土作為黏膠介質,搓揉它後,在它發熱的過程中把珊瑚放上去,待它完全硬化,就可以固定在水下的網架上;第二,用繩子種珊瑚,麻繩吸水後會收縮,因此珊瑚能夠牢牢地固定在繩子上,在此方法下,珊瑚長大的速率非常快,也不會累積泥沙,是當今育苗的最佳方式。


珊瑚的Before & After

復育計畫至今,九孔池已有超過一千五百顆珊瑚。在實作成果方面,有三個科學性的評估方式:拍照記錄,剛把珊瑚種下去,以及種了一年半載後,一定會有不同的面貌;觀察珊瑚的健康率,利用珊瑚比色卡與珊瑚進行對比,確認牠在這個階段的健康狀況,健康的珊瑚才是種得成功的珊瑚;探究死亡率,珊瑚並非種下去就會成功存活,團隊會去探討海浪、日照、介質等各個因素的影響。

 

珊瑚對照珊瑚比色卡。攝影/李季芸
珊瑚對照珊瑚比色卡。攝影/李季芸


以無法量化的評估而言,「譬如說,去年我們在和美漁港集中種植的珊瑚區,不同於港內其他區域,在珊瑚區能夠看到成群的燕魚、金鯧魚游過,也能看到河豚的身影。其實感覺得到這些海洋生物喜歡珊瑚。」陳映伶說,這是一個比較不科學的描述,我們希望透過珊瑚數量的增加、長期的紀錄,可以證實以及了解海洋生物對珊瑚礁的依賴性。


珊瑚復育是長期的工作 盼更多人加入

協會目前已有三口九孔池在種珊瑚,也與新北市漁管處合作,於新北市貢寮區的和美漁港復育珊瑚。陳映伶說,接下來協會的短期目標,為提高珊瑚復育的成功率與擴散的面積;中期目標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親近海洋,以及將珊瑚種到外海。「遠期目標很難想欸?應該是募款吧,哈哈哈」陳映伶開玩笑地說,由於珊瑚保育是長期的工作,期盼有更多人支持、參與,協會也願意培養、培育人才,歡迎大家加入海洋保育工作的行列,共同為海洋盡一份力。

 

陳映伶與志工團隊進行海洋工作。攝影/張傑茗
陳映伶與志工團隊進行海洋工作。攝影/張傑茗


以上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