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109年11月24日
文˙謝宜婷 圖˙莊坤儒
2020年,可以說是台灣podcast的元年。素人podcast節目爆紅,「百靈果」、「股癌」與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」,吸引數萬粉絲收聽;再加上本土podcast公司Sound On提供一條龍服務:內容製作、後台服務與廣告媒合,並推出自己的播放平台與節目,帶動社會製作podcast節目的風潮。
這種新的傳播方式,也開始吸引一些台灣新聞媒體投入,用聲音的方式呈現議題,以接觸不習慣閱讀的群眾。
《光華》邀請台灣podcast界的先鋒《關鍵評論網》旗下節目「馬力歐陪你喝一杯」主持人楊士範,以及台灣非營利調查新聞網路媒體《報導者》旗下節目「The Real Story」主持人劉致昕來談他們製作podcast的過程與這種新敘事手法的特色。
「馬力歐陪你喝一杯」節目主持人楊士範,認為podcast的興起就像過去「部落格時代」,人人渴望與大眾分享新知與觀點。
抓住耳朵注意力
「哈囉,大家好!這裡是馬力歐陪你喝一杯,我是馬力歐。One, two!One, two, three!」簡潔的開場白,接著一段輕快的爵士音樂,開始一場深入又隨性的對談。podcast是楊士範廣播夢的另一種形式,也是一場沒有設限的實驗。
楊士範,現任關鍵評論網的內容總監暨共同創辦人,高中就懷有DJ夢的他,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一個節目,2016年他開始聽podcast並投入研究,發現在「爭奪眼球的時代」,大眾的視覺注意力很容易分散,但podcast卻可以讓人的聽覺注意力維持一段時間。此外,他參與製作的線上直播節目「政問」,訪談的形式相當適合用「聽」的,加上聲音節目的製作成本,也遠低於影音節目。種種因素,促使他開始行動。
外號「馬力歐」的楊士範,在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王文華的建議下,以「馬力歐陪你喝一杯」開始節目第一季,以訪談的形式,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名人與創作者來談談他們的想法與故事。第二季走出錄音室,以台灣酒吧為主題,到高雄七賢三路採訪當地人,了解1950年代越戰期間,高雄作為美軍休憩勝地,發展出來的酒吧文化。這種聲音記錄片的形式,如同帶起美國podcast熱潮的節目「Serial」,透過大量訪談與資料回顧,深度調查1999年的命案。
「自己沒有做出來的話,就算每次跟大家提到這種(聲音紀錄片)節目有多厲害,他們只會覺得這是美國才有的節目,那我就做出來給你看。」楊士範坦言第二季的製作很累、很花時間,但他也堅定地表示,之後會朝這個方向繼續嘗試。
沒有設限的實驗
「馬力歐陪你喝一杯」目前進行到第四季,三年多的時間,採訪對象橫跨企業老闆、文化部長、創作歌手、心理諮商師與調查新聞記者等等。第三季尾聲,更邀請八位素人聽眾到錄音室,分享他們不太尋常的生命故事。這個節目彷彿是台灣podcast界的「名人堂」,用聲音記錄了他們的光輝,以及在文字報導裡難以呈現的心聲。
2019年,楊士範在臉書成立Podcast Club,邀請同樣對推廣podcast有熱情的百靈果主持人Ken與凱莉加入,希望這個圈子能蓬勃發展。目前社團內有一萬位成員,有人針對錄音器材、剪輯軟體提問,也有人分享自己的新節目。除了線上討論,每六~八周也會舉行實體活動,邀請知名podcaster分享經驗,再由五位社團成員輪流進行快講。
隨著這股風潮與錄音技術提升,台灣出現越來越多podcaster,帶動錄音器材與廣告的商機。楊士範常常被問:「台灣podcast市場到底在哪裡?」,他表示:「沒有人說的準。現在台灣已經離開創新者(Innovators)的階段,進到早期採用者(Early Adopters)尾端,但還沒進入早期大眾(Early Majority)。要進到下一個階段,需要更多新類型的節目加入,吸引原本沒有在聽podcast的群眾。」
楊士範也提醒想做podcast的創作者,在宣傳節目時,不能只仰賴社群媒體,也要架設網站。如此一來,節目不僅較容易在搜尋時曝光,也能透過網站上的每集節目概要,解決podcast內容難以回顧的缺點。
《報導者》podcast主持人劉致昕,從後台數據發現聽眾都很「死忠」,75%的聽眾會聽完一小時以上的節目。
找出「聽」報導的受眾
2020年8月,《報導者》推出podcast節目「The Real Story」,由副總編輯劉致昕擔任主持人,請社內記者回顧採訪幕後,專家回答聽眾問題,也針對社會議題,請受訪者上節目說他們的故事,希望透過這個媒介去接觸不習慣閱讀長文的群眾,並與他們對話。
「過去我們花很多心力在做內容,接下來我們要想辦法去跟群眾對話。」劉致昕表示。
接下主持人角色後,劉致昕先與馬力歐、百靈果與台通等podcast前輩見面,請教他們台灣podcast的趨勢與運作。馬力歐告訴他,雖然現在台灣沒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新聞類podcast節目,但是美國排名前20名的podcast,有3~5個是新聞類的節目,不是台灣市場沒有需要,而是還沒有指標性的產品。因此,現在需要這樣的產品,吸引聽眾過來。
劉致昕笑著回憶:「馬力歐的話給了我很多信心,不然我還在想,我怎麼可能會(像其他podcast主持人)那麼好笑。」
節目前兩集的主題是「安毒幽靈」,講台灣在跨國安毒生產鏈中扮演的角色。接下來,還透過電話專訪香港民主運動參與者何桂藍;邀請走過SARS與COVID-19疫情的醫療記者回答節目事先透過Instagram蒐集的聽眾提問。這些主題雖然很硬,但是真的吸引到一些過去沒有閱讀《報導者》的聽眾。
「有人聽完安毒那集後,分享給他的朋友,就是節目裡面提到那類失業、單身中年男子。本來他要去運毒,但是聽完節目後,發現那條路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他也很感謝我們能同理他們走上那條路的原因。」劉致昕認為,以那位聽眾的情況,不太可能閱讀一萬多字的報導,但是他可以「聽」。
目前報導者的podcast,平均每集不重複收聽人次約六萬,時間較長的節目,因為聽眾需要分段收聽,所以該集大約會有20幾萬人次。現在播出十集,總共有200萬次收聽人次。問起劉致昕對排行榜的看法,他說:「目前最優先的,應該還不是排行榜,而是怎樣透過這個形式,把我們想講的議題說好,補齊文字報導沒有辦法達成的事情。」
《報導者》與Sound On合作,前者負責內容企劃,後者負責剪輯後製。圖為Sound On錄音室。
從故事中去體會
身兼文字記者的劉致昕,八年前曾寫過「美麗灣」的報導,如今在podcast節目中再度訪問當初的受訪者。兩次採訪,心情有什麼差異?他回答:「終於,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。」
劉致昕認為文字報導會經過記者詮釋,受訪者的話在報導中的位置,是可以被調整的,因此讀者無法直接聽見受訪者的聲音,但是在podcast節目,聽眾可以在對話中,了解每一句話出現的脈絡。
「文字與podcast,這兩種媒介能表達的東西,本來就不同。」劉致昕說明,文字報導能運用表格、照片與排版,有結構地呈現訊息;而podcast則是透過情感連結,線性地說一個故事。
他以《紐約時報》「The Daily」節目中的一集「Tilly Remembers Her Grandfather」為例,該集講述新冠肺炎下的集體創傷,以訪問小女孩的形式,對比爺爺去世前後,對她生活與心情的影響。從小女孩的回答,聽眾可以去思考如何面對這個議題。節目中,主持人並沒有說明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低落或引用其他數據,而是透過故事,讓聽眾自己去感受、認識一件事情。
比起一般採訪,podcast節目中的訪問,還要考慮當下氣氛、對話模式與聽眾感受。劉致昕認為「主持人不只要按到那個『按鈕』,讓受訪者好好表達情緒,還要補事情的脈絡給聽眾。」面對不同議題與來賓,他也要隨時調整自己,讓節目進行時是「平衡」的,就像過去當舞台劇演員,導演告訴他:「舞台就像是個不倒翁的碗,每個人站的位置都要平衡,如果偏重一方,碗就會翻。」
採訪劉致昕當天,他正在錄製第一季最後一集,談起這次podcast實驗對《報導者》的影響,他表示除了收到聽眾心得回饋,也從增加的捐款與留言,感受到大家的支持。接下來,如何留下被節目吸引來的聽眾,是團隊面臨的考驗。
未來podcast會對新聞產生多深遠的影響,劉致昕說:「我也沒有答案。我只會丟出更多問題,而podcast算是我對大眾拋出的疑問,想看看大家會有什麼反應。」
Sound On推出多元化的自製節目,希望吸引更多人收聽podcast。
以上全文轉載自光華雜誌